2月7日,广东省耕地保护协会组织召开2025年度工作部署会议。会前,会长单位省农垦集团与省自然资源厅充分沟通,结合全省耕地保护工作实际,明确协会“服务大局、联动基层、赋能行业”的核心定位,提出以培训、宣传、调研“三项业务”为年度工作主题,省厅和会长单位进一步加强对协会的指导和支持,充分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凝聚社会力量,推动耕地保护工作提质增效。
会议掠影
本次会议,协会会长、省厅耕保处代表、中国铁塔广东公司代表、省农垦总局国土房产处代表、技术支撑单位代表出席,协会秘书长、监事长及秘书处全体同志参加。
协会将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培训体系,积极面向基层干部、国央企技术骨干及会员单位,开展耕地保护普法、巡田技术与综合保护业务等专题培训和“帮扶助农机制”耕地认保实践业务培训。重点解读“多田套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政策及占补平衡改革新要求,结合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确保政策法规精准传达,提升一线人员业务能力。针对国央企及会员单位,增设新增耕地核定要求、无人机巡田等综合业务课程,推动政企协同解决耕地保护难点问题,筑牢耕地资源管理“第一道防线”。协会将继续深化耕地认保帮扶助农机制,完善耕地认保推广形式,针对基层实践耕地认保要点进行业务培训,包含政策解读、应用操作、案例分析、实践操作,从“耕地认保+消费帮扶”创新成效中,借鉴基层经验达到异业联盟、资源整合,不断优化精准助力乡村振兴的衔接方式,重点活用“耕地认保”平台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耕地保护。
协会将高举旗帜、履行使命,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聚焦典型案例,严格耕地红线保护普法、宣传多田套合增效经验、耕地认保+消费帮扶惠民等成效,推动耕地保护转化为社会大众的行动自觉,把稳定种粮耕地、消灭撂荒地的宗旨带入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耕地“大保护”格局建设中,为加强主流正向耕地保护工作建设提供舆论保障及社会支持。首要是积极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线上依托短视频、直播、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出“耕地保护微课堂”“守田人故事”“认保+”等栏目,以通俗语言普及耕地保护意义,大力宣传耕地认保成效,线下通过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活动,结合耕地保护成果展、主题征文等形式,强化“节约集约 合理利用”的保护意识,积极联动多方宣传形成“认保+”宣传矩阵,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把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到社会各处。
协会将围绕耕地保护核心议题开展深度调研。一方面,启动“耕地利用”有关生态效率与碳排放研究,探索耕地质量提升与低碳发展的协同路径;另一方面,协会总结完善前期在全省开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耕地保护”调研的成功经验,根据全省耕地保护工作需要,协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广东农垦等部门及单位联动,择选行业专家、学者、高校、科研院所及会员单位,开展“多田套合”试点项目调研、学习,全面学习借鉴兄弟省份区域空间合一与联动工作合一有机结合的先进经验,总结技术模式形成团体标准,为全省耕地集约化、智能化管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调研+试点+转化”闭环机制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在省内推广,助力广东耕地保护工作。
协会会长强调,协会工作开展要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原则,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耕地保护重要决策部署,以落实省自然资源厅工作出发,继续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任务要求,密切配合开展业务。坚持自主创新主动谋划,一是继续深化、细化认保助农机制,擦亮“耕地认保”品牌,面向社会全面推广,二是主动谋划多田合一标准制定,重点打造多部门联合、多元化参与、多形式挖掘的工作机制,广东农垦将深入学习贯彻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以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为牵引,宽广路径积极落实保护任务,在垦区开展多田套合实践,为实现资源要素应保尽保、生态保护严实有力、资源惠民有为有效提供蓝本。完善自身建设强化职能,协会将继续完善组织机构,加强内部建设,突出公益性,把服务放在前面,为广大会员提供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平台。
守土有责,护田有为!广东省耕地保护协会将持续发挥纽带作用,凝聚政府、企业、公众合力,以创新举措护航南粤沃土,为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绿美广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