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新闻

献策 | 专家建言耕地调查检测评价与生态保护修复

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试验室学术报告会举行
4月22日,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春季学术报告会召开,以耕地调查监测评价与生态保护修复为主题邀请专家作主旨报告,并围绕耕地系统认知与综合评价、耕地分类治理与智慧管控、耕地调查监测关键技术、耕地生态修复与产能提升工程开展专题研讨。
 

“新时期耕地监测更加突出系统综合研究,更加强调时空过程研究,更加需要实验与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也更加凸显多学科交叉融合。”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吴文斌研究员结合新时期耕地监测的特征,分析指出耕地健康监测是未来发展方向,建议重点关注耕地系统要素结构功能效应多维度特征形成、维持和提升机理。


 
“东北黑土地要保护好,开展黑土地耕地质量研究,构建耕地质量评价技术体系是关键。”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副院长裴久渤研究员探讨了黑土地耕地质量理论研究、技术创建、模式推广以及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介绍了近年来东北黑土地保育、提升、改良、治理方面的实践探索。
 
“我国耕地保护工作已经走上了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但依然面临着耕地生态退化、耕地布局无序化、耕地碎片化、耕地‘非粮化’等问题。”世纪中农研究院冯树宾研究员建议统筹耕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加大生态型国土综合整治实施力度,完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强化耕地生态功能监测评价,在助力耕地生态建设的同时优化耕地空间。
 
此外,会议还围绕耕地科技创新落地,召开了产、学、研、用、管“五位一体”圆桌讨论,与会代表从科技创新需求、关键技术、创新方向、实践经验等方面开展深度研讨。来自科研院所、高校及专注耕地保护科技的企业代表共计300多人在线上线下参会。
 
来源:i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