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近年来多次强调对耕地保护实行党政同责,各级党政一把手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严格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那什么是耕地?耕地利用优先序你了解吗?
一、耕地
根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耕地指利用地表耕作层种植农作物为主,每年种植一季及以上(含以一年一季以上的耕种方式种植多年生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休耕地);以及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耕地;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包括直接利用地表耕作层种植的温室、大棚、地膜等保温、保湿设施用地。
水田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水浇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含蔬菜)的耕地。
旱地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二、耕地利用优先序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

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将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的,应当优先使用难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

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不得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摘自:《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