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 6 月 25 日是第 33 个全国土地日,活动主题是“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
6月21日,由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省耕地保护协会等协会共同协办,在广州从化举行第 33 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宣传推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经验,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增强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和依法依规用地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广东已累计完成水田垦造43万亩、“三旧”改造约70万亩、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2.7万亩、农村拆旧复垦15.3万亩。全省连续23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连续两年实现耕地净流入,每年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在全国所有省区位列第一。广东以全国1.9%的土地面积,承载着全国8.9%的人口和10.9%的经济总量,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了全省高质量发展。


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批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是贯彻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推动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广东共部署开展了 42 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其中,广州市从化区是自然资源部确定的全国唯一一个以县域为实施单元的试点。在试点过程中,从化区遵循系统化整治理念,以流溪河高质量发展带为主脉,选取近期具备启动基础、具有示范意义的 10 个片区,分类探索源头修复与生态价值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老城市新活力、区域协同与产城融合等四种差异化整治模式,预计可实现 14.25 万亩耕地集中连片、352 公里河道整治优化,推动存量工业用地平均容积率提升至 3.5 以上,并通过引入现代都市农业、绿色产业,带动 118 条行政村 22 万农民增收致富,让更多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此外,佛山市南海区、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河源市东源县顺天镇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地区也分别探索出“坚持示范引领,以项目带动探索新经验” “发动社会资本作用,调动企业积极性” “以水润田,打造生态修复样板县”等先行先试经验。
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强调,要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实施,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了新的部署。接下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将按照先易后难、成熟一批、示范一批的原则逐步在全省全面推开,进一步优化县镇村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空间布局,形成农田连片、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的土地保护利用新格局,把县镇村资源潜力转化为保障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有力支撑我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以本次“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为契机,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携手全社会共同推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为有效开展土地日宣传周,协会制作耕地保护主题知识等宣传资料。
来源 :广东自然资源、广东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