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新闻

助推田长制建设调研第一站:增城区

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今年9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实施意见》,我省全面推行田长制。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积极推动建立田长制,完善顶层制度设计,鼓励各地积极开展巡田工作。广东省耕地保护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开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耕地保护助推全省田长制建设调查研究工作,践行“耕地认保+消费帮扶”融合新模式,补充助推我省田长制建设。

助推田长制建设调研第一站:增城区


10月16日,协会轮值会长单位广东广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组织专家和会员单位,赴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简称“增城区规自局”)开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耕地保护助推全省田长制建设调研,增城区规自局分管耕地保护工作的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倪彦以及耕地保护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座谈。


首先,增城区规自局介绍增城区耕地保护工作经验和做法、增城区田长制建设情况。

图片


增城区作为广州市耕地保有量最大区,率先响应省市号召成为田长制先行县,加入巡田大军。增城区成立了区田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区田长办;建成区、镇(街)、村(社区)、网格四级田长和护田员、监管员、执法员的“4+3”组织责任体系;搭建面向公众的巡田信息采集系统,组织鼓励全区党员干部、志愿者和社会力量参与“万人巡田”;召开田长制启动仪式;举办巡田培训会,多措并举开展田长制建设。

图片

倪彦表示:增城区以田长制先行县建设为契机,多措并举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逐步健全耕地用途管制体系,全面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聚起政府、群众、社会的保护合力,为打造耕地保护增城模式提供了坚实的要素保障。



协会秘书长江泰介绍协会近期开展的工作:一是推进的“耕地认保+消费帮扶”融合发展模式;二是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田长制建设;三是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合作展开新垦稻田低碳排放节水抗旱稻适应性示范栽培及稻瘟病等抗性评价课题研究合作,在怀集(农光互补)、茂名(撂荒地流转)、南海(垦造水田)3个不同试验点顺利开展节水抗旱稻品种和育种品系的适应性栽培试验工作,为新垦造水田、农光互补、水源条件欠缺等土地探索粮食高产稳产的途径和方法;四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撂荒地流转和垦造水田等项目的后期运维管理,发展普宁市赤岗镇垦造水田、佛山市三水南山里智慧农业产业园等为认保基地,为推动耕地质量提升,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协会借助此次调研的契机,积极践行“耕地认保+消费帮扶”融合发展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耕地保护,助推我省田长制建设。





调研会上,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广州市华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理事长胡月明指出:“耕地认保+消费帮扶”融合发展模式是在耕地认保模式和乡村振兴农产品消费帮扶政策的基础上创新提出的发展模式。协会聚焦当前耕地流转成本大和种粮效益低,种植户种粮积极性不高,永久基本农田和撂荒地流转、垦造水田、农光互补等项目后期运维困难,结合“耕地认保+消费帮扶”模式经验,挖掘和发展潜在的耕地认保基地,通过耕地认保提升耕地质量,促进耕地恢复和地类转换,确保耕地不撂荒,进一步筑牢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安全屏障,助推田长制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在全社会形成合力,守好“责任田”。

图片

广东省耕地保护协会监事长(北京市华泰(广州)律师事务所)主任余婉吟、广东省耕地保护协会轮值副秘书长(广东广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正添、 广东省广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国土水利规划所所长李颖斯、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夏剑琴 、广东农垦热带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职员丁汉卿、广州市华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专员曹迎迎、华远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技术总工曾哲、广东友元国土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市场经理莫灿贤、城乡院(广州)有限公司资源普查部调查监测组经理李灶强、广州市图鉴城市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规划设计师李高俊参与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