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办发〔2023〕21 号),我省全面推行田长制。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积极推动建立田长制,完善顶层制度设计,鼓励各地积极开展巡田工作。广东省耕地保护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开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耕地保护助推全省田长制建设调查研究工作,践行“耕地认保+消费帮扶”融合新模式,助推我省田长制建设。

近日,我会赴汕尾市自然资源局开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耕地保护助推全省田长制建设调研,汕尾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冠广,广东省汕尾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汕尾农垦局)党组书记、董事长(局长)罗雪清,广东农垦热带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季青,汕头市自然资源局澄海分局,潮州市自然资源局,陆河县自然资源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座谈会。

会上,汕尾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冠广基于汕尾市耕地保护工作情况,对汕尾市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及解决办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根据粤东地区耕地的特殊区位情况,对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耕地保护格局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证。
随后,汕尾市陆河县(田长制先行县)自然资源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结合当前陆河县耕地“零散破碎”的现状,对陆河县耕地保护和田长制先行县建设等工作进行介绍,并提出耕地“破碎化”为耕地网格化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及克服困难的新思路,认为“耕地认保”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共同监督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对于耕地“破碎化”地区建设“田长制”具有重要补充作用。

同时,广东省汕尾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汕尾农垦局)党组书记、董事长(局长)罗雪清,介绍了汕尾垦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认为基于农垦优质的土地资源和独特的组织优势,推广“耕地认保”模式助推田长制全面落实大有可为。
以及,潮州市自然资源局和汕头市自然资源局澄海分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分别就潮州市和汕头市澄海区的耕地保护工作和田长制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分别针对落实田长制建设压实责任、基层田长培训、政策支撑需求等问题进行探讨。

针对地方同志介绍的耕地保护工作和田长制建设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广东省耕地保护协会秘书长江泰表示,全面建设田长制对于我省耕地保护工作意义非凡,“耕地认保”模式通过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共同监督、共同治理,以社会共同治理的角度切入耕地保护,以社会力量补充助推全省田长制建设的方式,可以为各地区探索破解区域耕地保护难题提供社会支持,并指出粤东地区各农垦集团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土地资源和组织优势,践行农垦耕地保护担当。

调研组专家、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李志,针对会议代表提出的耕地“破碎化”和缺乏劳动力导致耕地“非粮化”现象突出、田长制建设经费保障困难、基层田长责任体系难以压实等建设问题,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应做好耕地调整优化方案,将田长制建设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结合起来,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落实调整优化耕地布局的工作;二是引进社会投资支持和种植大户进驻,推动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探索农垦牵头,村集体统一组织种植,将种植分配到个人的“农垦+集体+个人”种植模式;三是利用“耕地认保”模式引导全社会共同监督的制度优势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耕地保护事业的组织优势,破解耕地保护经费困难和基层田长责任难以压实的现实难题。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事务中心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撂荒耕地(含碎片化)流转、整治复耕等工作进行深入探讨,认为推动耕地质量提升和落实耕地种植,关键在于耕地经营主体,应充分结合地区耕地情况以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形式将耕地零散经营聚拢为规模经营,推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耕地认保平台参建单位-华远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曾哲,详细介绍了“耕地认保+消费帮扶”融合发展模式平台建设情况,展示了耕地认保的具体流程和操作方式,让与会人员充分了解到“耕地认保”模式补充助推田长制的作用与机制。
此外,参与本次调研活动还有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欧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国测规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赋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友元国土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等会员单位,各会员单位代表均结合企业自身业务,为参与耕地保护补充助推全省田长制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