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7日,广东省耕地保护协会组织专家召开科技成果评价会,对广东省土地开发整治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华远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州欧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面向粮食安全的广东省耕地恢复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我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华南师范大学肖玲教授、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程炯研究员、广州大学李泳城乡规划正高级工程师、广州大学杨木壮地质矿产正高级工程师、原华南农业大学汤惠君教授等5名专家出席了评价会,由肖玲教授担任评价委员会主任。评价会采用线下会议的方式举行。
会上,项目负责人介绍了项目背景、研发思路、创新成果、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成果汇报,审查了相关资料,对参评项目进行了质询、答疑和讨论,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项目完成单位突出亮点,提高项目质量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通过本次科技成果评价会,评价委员会从项目的技术创新性、成果应用性、市场推广性、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对成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认为项目研究内容体系完整,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推广价值。成果针对广东省耕地恢复关键技术支撑缺乏、技术应用场景缺失、政策支撑不足等三大问题,集成了耕地恢复潜力评价、选址、建设和项目数据存储管理等关键技术,构建了耕地恢复从潜力评价、选址、立项、设计、实施、验收和后期管护的全流程应用技术,研发了关键技术应用系统,形成了广东省耕地恢复工作指引和建设标准等政策文件。
成果主要创新点包括:一、研发了服务耕地恢复潜力评价、选址的电子地图实景浏览技术,研制了服务耕地土壤检测和农田整治自流灌溉水源集雨测算的装备,研发了服务耕地恢复项目数据信息准确管理和稳定存储的地理信息大数据管理系统和存储系统,为广东省耕地恢复工作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二、提出了耕地恢复全流程应用技术模式,为广东省耕地恢复全流程示范提供了“项目模式”和“整改模式”应用场景。三、制定了广东省耕地恢复工作指引和建设标准等政策文件,促进耕地恢复关键技术的应用推广。
成果内容丰富,包括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学术论文等多项成果,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在耕地恢复技术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