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新闻

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融——东莞市厚街镇双岗社区千亩良田项目耕地恢复与城乡融合的创新实践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耕地保护重要决策部署,以落实省自然资源厅工作出发,继续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任务要求。广东省耕地保护协会坚持主动谋划,把稳定种粮耕地、消灭撂荒地的宗旨带入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耕地“大保护”格局建设中,为加强主流耕地保护工作建设提供舆论保障及社会支持。为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更好地提供可参考的经验做法,协会推出【耕新之路】专栏,以资借鉴。

今天推出的是由协会会员单位广东广量资产土地房地产评估与规划有限公司参与的“东莞市厚街镇双岗社区千亩良田项目”耕地恢复与城乡融合的创新实践介绍。

关键词:#东莞厚街 #耕地恢复 #全生命周期管理

图片

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融

图片

东莞市厚街镇双岗社区千亩良田项目,以耕地恢复为基础,打造连片耕地集聚区,同时引入第三方公司,将耕地恢复与农业运营结合,依托现代化农业技术,实现高效益作物轮种。同时将田园野趣与都市休闲娱乐结合,在轮种期间种植油菜花和格桑花,举办油菜花文化节,为东莞及周边市民提供了一个赏春踏春好去处,实现“农创+乡创+创业+乐业”的众创田园画面,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生活品质提升实现了共融。

 

项目背景与实施情况

 

1. 项目背景

东莞市作为全球知名的 “世界工厂” ,土地开发强度高,耕地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突出。为落实国家耕地保护战略,2022 年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启动耕地集聚区建设,厚街镇积极响应,选定双岗社区为实施区域。通过整合零散土地、恢复耕地功能,项目打造连片耕地集聚区,总面积达 937.89 亩,其中恢复耕地 844.66 亩。

 

2. 实施难点与破局

项目区原以果园、其他草地、养殖坑塘等地类为主,部分地块因长期种植草皮导致肥力流失、板结严重。2022 年 6 月,双岗社区通过解除原承租合同、收回农田使用权,启动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系统性工程。广东广量规划公司作为技术服务单位,主导实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建设,有效恢复耕地生态与生产功能。

图片图片

厚街镇2022年双岗社区耕地恢复项目实施前

 

核心做法与模式创新

 

 

 1.  一体化规划:多目标协同的顶层设计

以“ 耕地恢复+ ”为核心理念,将耕地恢复、河岸治理与休闲农业园规划深度融合,打破传统项目分割管理模式。科学划定“ 耕地恢复区、生态修复区、农文旅融合区 ”,统筹生态恢复、产业潜力与休闲功能,实现“ 一地多用、多效共生 ”。

图片

良田公园竖起“东莞品牌”

东莞市从统筹规划连片种植到稻田公园项目开发,到上升为省市示范平台,金色水乡稻田公园以其独特的示范效应,引领耕地保护新风尚

 

 

 2.  跨部门协作:资源整合与高效联动

建立“ 政府主导 + 村集体参与 + 企业运营 + 技术支撑 ”协作机制,整合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资源。通过定期联席会商与数据共享,确保政策、资金、技术无缝对接,形成“ 规划—实施—运营 ”全流程闭环管理。

双岗社区启动耕地恢复工作操作中,与前原承租方解除合同关系,收回农田使用权。通过土地平整、改善土壤、完善灌溉与排水、修建田间道路等举措,恢复集中连片耕地总规模 1100 亩,并引入农业种植公司,“ 试水 ”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图片

厚街双岗都市田园项目编制综合性可实施规划工作实施充分融合耕地保护、田长制等粮食安全管控要求

 

 

 3.  全生命周期管理:可持续运营保障

从前期规划到后期运营,建立全周期管理体系。

规划阶段:科学评估土地潜力,明确功能分区与实施路径;

建设阶段:采用综合改良技术,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运营阶段:引入第三方公司规范农田管护、活动策划与收益分配,确保长效发展。

 

 

 4.  生态与产业双驱动:功能复合化升级

生态修复:通过河岸碧道建设与植被恢复工程,改善区域水质与生物多样性;

产业融合:推行轮作模式,形成 “农忙耕种、农闲观光” 的发展格局,为农业注入文旅活力。

 

 

 5.  农文旅融合:打造都市田园IP

景观设计:保留传统农耕肌理,融入现代美学元素,打造金色油菜花海、田园艺术装置等网红打卡点;

品牌活动:连续三年举办“油菜花文化节”,围绕“明艳的油菜花”“香甜的油菜花”“缤纷的油菜花”三大主题,策划农耕体验、农田市集、文化展览等系列活动,推动农业与文旅深度跨界融合,塑造城市休闲新地标。

图片图片

厚街镇2022年双岗社区耕地恢复项目实施后

(来源:厚街发布)

 

实施成效:生态、经济、社会多维突破

 

生态效益:荒地变沃土,重塑绿色基底

通过系统性耕地恢复工程,将低效用地成功转化为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显著提升区域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能力。河岸碧道与植被恢复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增强生物多样性,使该区域成为东莞市生态廊道的重要节点。

 

经济效益:三产融合激活土地价值

通过“ 农文旅 ”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农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级。轮作模式既保障粮食生产,又通过花期景观吸引游客,带动农产品加工、休闲消费等衍生行业发展,社区集体经济持续壮大。

 

社会效益:城乡共享共融新标杆

项目建成后,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体验农耕文化的优质空间,成为东莞独具特色的休闲目的地。油菜花文化节等主题活动增强公众耕地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同时,项目为当地居民创造多元化就业创业机会,吸引返乡青年投身农业创新,促进城乡资源互补与社会和谐。

图片

双岗社区油菜花文化节  东莞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供稿:广量控股集团、广东广量资产土地房地产评估与规划有限公司

终审:何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