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新闻

我会召开“多田套合”政策研究与标准编制研讨会

“多田套合”政策研究与标准编制研讨会

图片

      为落实国家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要求,共同推进我省“多田套合”试点工作,近日,我会召开了“多田套合”政策研究与标准编制研讨会。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监督处、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广东省土地开发整治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广东省湛江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远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市华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等单位代表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上,协会秘书处汇报“多田套合”相关工作情况:协会经省自然资源厅的指导与委托,在不突破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底线的前提下,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相关工作,在广大会员单位的支持下,开展多田套合政策研究与标准编制。协会政策与法规专委会组织编制《广东省“多田套合”政策研究与标准编制实施方案》《<广东省“多田套合”技术规程>标准内容框架》,拟通过“调研+试点+转化”的闭环机制,开展调研工作总结省内外多田套合的先进经验做法,形成调研报告及政策建议;编制《广东省“多田套合”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同步在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选取试点单位开展示范应用。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讨论《广东省“多田套合”政策研究与标准编制实施方案》:主要就“多田套合”调研、标准编制、协同推进“多田套合”试点项目实施的措施及所需支持展开讨论。专家们结合协会向省自然资源厅报备的《关于编制<广东省“多田套合”技术规程>及开展“多田套合”调研的实施方案》和在韶关市南雄市调研的情况,以及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在开展补充耕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和确有实施多田套合的诉求,通过讨论分析,形成以下建议意见:

       1.建议补充规程编制的内容细节:《广东省“多田套合”技术规程》标准内容提出广东省“多田套合”项目开展应遵循的基本技术要求。重点内容包括差异化建设标准、林(园)耕置换、数字化管理建设等。专家建议增加编制的目的意义、适用范围中的适用区域和适用环境、多田套合的概念界定、套种模式等技术方面的术语解释、现状调查与分析中规范基础数据的号码格式和要重点识别的区域等。

      2.因多田套合涉及多方部门,应积极与自然资源部门、农业农村部门、林业部门等相关单位沟通,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总结经验形成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并向上级反映。

      3.针对试点单位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讨论。在实施多田套合中可先进行套合再选合适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应同步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建设方和业主谋划好种粮之外的其他经济收入,调整配套设施农业用地,提高生产经营效益,降低投入成本,提高他们开展实施多田套合的积极性。

图片

      最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代表强调,协会根据省厅工作安排,前期已到韶关南雄调研、编制实施方案等,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协会以及各会员单位要进一步领会开展多田套合这项工作的意图,坚决贯彻中央一号文件,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的指示要求,加强学习调研,对标全国的先进做法找差距,如到浙江调研,学习先进的经验做法,立足广东省的实际情况,更进一步深入探索困扰基层开展这项工作的问题。同时各单位各部门也要加强沟通联系,既要听取基层群众的心声,也要在与基层打交道的过程中,做好中央政策的宣传,真正把上级精神和基层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耕地保护工作思路的创新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