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
是指利用地表耕作层种植农作物为主,每年种植一季及以上的土地。
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以及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耕地;
包括南方宽度<1米,北方宽度<2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
包括直接利用地表耕作层种植的温室、大棚、地膜等保温、保湿设施用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严防死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是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根基和命脉,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石,也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空间要素。
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和谐稳定,也可以说关系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耕地保护,国之大者。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求我们以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 体”保护为目标,以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为着力点,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和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明确保护任务,健全制度体系,完善管制规则,强化监测监管,扎实有效地推进耕地保护工作,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一)坚决树牢耕地保护意识,切实履行耕地保护主体责任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护任务全面落实。
(二) 加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力度,从源头上管住耕地数量和布局。
(三)努力减少新增建设占用耕地,严格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用途管制,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
(四) 严格落实耕地占补、进出“双平衡”,确保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双到位”可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总量不再减少。
(五)加强卫片执法和专项督察,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监督责任。
(六)强化耕地保护激励约束,加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运用。
(七) 压实地方各级政府责任。
(一)耕地保护制度机制更加完善
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耕地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我省四个方面共13条耕地保护措施,严格耕地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实行耕地分类管控,改进并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进一步补齐耕地保护板弱项,健全我省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二)新一轮垦造水田三年行动开局良好
印发《广东省垦造水田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大力推进实施新一轮垦造水田,全省累计动工垦造水田超额完成了年度垦造任务,全面兑现2014年以来水田指标历史承诺,创造性地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格耕地保护、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力促进了区域资源优势互补和平衡协调发展。
(三)不实补充耕地整改取得实效
全省通过整改全面还清了我省历史不实补充耕地数量指标、水田指标欠账,整改项目个数、面积及挽回指标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极大地缓解了我省耕地占补平衡的紧张局面。
(四)建立健全耕地卫片动态监测监管体系
制定印发《广东省耕地保护动态监测监管工作方案》,建立耕地保护“1+N”动态监测监管体系,组织各地对部下发的问题图斑建立台账、核实整改。
(五)耕地恢复工作有序推进
完成了对我省优质潜力地块外业调查,摸清了全省耕地恢复潜力地块分布和数量,同时完成部布置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工作。各地根据上一轮规划耕地保护任务缺口情况,结合2021年的耕地恢复潜力调查评价工作成果,提出了本地区至2035年分阶段的耕地恢复计划。
(六)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