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是对耕地“量”的考量,更要有“质”的保证。近年来,粮食生产成本抬升、利润空间挤压,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非粮化”“非农化”“粗耕”“弃耕”等不良现象挑战保量目标,田长制、土地流转、农业平台公司等成为新抓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优质化、高端化、特色化粮食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好地种好粮,好粮护好农,以耕促保的耕地保护模式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广东省耕地保护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着力探索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耕地保护的方式方法,经广泛征求意见,协会整合订单农业与第三方支付理念,创新提出“耕地认保”模式,建立第三方认保平台,组织编制《认保耕地认定技术规程》,积极开展耕地认保活动,旨在实现保好地、种好粮、护好农的三好愿景。
耕地认保是按照《认保耕地认定技术规程》标准,对耕地进行质量提升、监测监管,经协会组织验收并吸收为会员后,组织社会力量通过协会建立的线上线下第三方认保平台进行认保。协会负责无偿全程监督实施,确保该区域耕地不丢荒,良田粮用;农场(户)以耕促保,提前确定优质认保客户和认保资金,获取较高种粮收益;认保户支付认保金,履行耕地保护责任,可以获取认保区域优质产品及体验服务。构建从“种植农场”到“家庭餐桌”的直接渠道,全程可追溯,让认保客户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出绿色和健康的味道,真正做到将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2023年启动,长期实施。
协会搭建耕地认保平台,组织专家、专委会制定认保监督方案,人民调解委员会完善调解机制,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履行监督责任,秘书处负责运维,抓进度,抓质量,落实责任,争取多方支持。确保认保活动全流程规范化,确保认保地块无撂荒,地力有提升,稻田有丰收,质量有保障。
协会建立资金监管账户,认保客户将对应认保费用缴交至协会专用账户,认保田收获时,经稻谷风干冷藏仓储后由协会将客户缴交认保款(含利息)的1/2,汇款至认保基地指定帐户,基地按认保客户指定的发货方式及收货地址配送,客户如无异议,由协会将1/2认保尾款项(含利息)分期汇至基地指定帐户。
协会按生产环节组织认保客户、协会会员、专家到认保基地开展“你认保+”系列活动,如“你认保 我认栽”即亲身参与栽种;“你认保 我认培”即参与培肥灌溉等田间管理;“你认保 我认证”即参与产品认证;“你认保 我认输”即参与稻米加工包装运输环节等,落实“认保”全程绿色、优质、有机种植计划。
认保基地农场主要对象为广东省内规模化农场(户)、镇级农业平台公司等经济主体流转的耕地和三十多万亩垦造水田,高标准农田,综合整治土地,修复耕地,补充耕地等工程改造或恢复的耕地。
上述基地农场按照《认保耕地认定技术规程》要求建设,生产优质粮食,可作为认保基地入驻协会认保平台。
六、认保客户认保客户主要对象为协会会员单位、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饭堂、工会、乡贤人士等集体和个人。
认保客户可以自主认保,缴交相应认保费用后,对认保区域承担耕地保护责任,同时可获得认保区域生产的优质粮食及体验服务。
七、认保流程线上:
(一)确定认保区域。搜索广东省耕地保护协会官方网站,点击“认保大厅”,根据地块信息或品种自主选择认保稻田。
(二)填写认保资料。按照网页提示,填写认保用户信息、认保面积、品种、配送方式及地址,建立认保信息档案。
(三)签订认保责任书。认保客户签订三方认保责任书,缴费至协会认保专用帐户,协会、认保基地在5个工作日内签订责任书。
(四)通过协会网站,可实时观看专属稻田并参与体验活动。
线下:有意向者可向协会了解耕地认保相关信息,建立认保信息档案并以线下签约形式进行认保。
八、认保价格认保费用为:协会会员单位及个人认保为3600元/亩/年;非协会会员单位认保为3960元/亩/年,可以认保多亩。
依据说明,普通稻田每亩每年产米1200斤,市场产值约为2400元,而农户出租土地非粮种养如水果种植和水产养殖,可以收到土地出租费用2000元/亩/年,种粮收益低甚至亏损,较非粮种养出租收益差异太大,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认保耕地定价为3600元/亩/年(会员单位及个人)和3960元/亩/年(非会员单位),为认保客户提供优质粮食、按时配送到家、参与田间体验等服务保障。折合大米单价分别为:有机认证10元/斤;名特优认证7.5元/斤;绿色认证6元/斤;认保客户与认保基地双方协商认可的产品定价4.5元/斤。比超市普通大米贵一些(普通大米价格严重脱离市场规律,一斤大米还不够一瓶蒸馏水的价钱,谷贱真的会伤农),但与对应的认证大米持平,甚至还便宜一些。
九、品种及数量认保客户每认保一亩稻田一年期,可获得该地块产出的15公斤/月有机大米或20公斤/月名特优大米或25公斤/月绿色大米。认保客户与认保基地双方协商认可的产品,接受协商调整寄送品类,也可自由组合品种。
包装规格统一为5公斤真空块包装,并附认证证书或认证标志。提供两种包装方式,由客户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1)由协会与认保基地设计专属包装,打码编号,通过二维码识别认保田信息及生产、加工、运输全环节追溯信息。(2)按照客户需求,提供付费私人订制服务,可按需定制礼盒包装,送亲人、送朋友,送去一份绿色健康的美味祝福。
十、配送方式
认保客户可自由选择以下任一发货方式:
(1)年发:根据认保户要求,由认保基地对水稻进行加工包装,通过物流一次性送达客户指定地点。
(2)季发:认保基地提供低温储存服务,由基地一年分四次配送。
(3)月发:认保基地根据客户需求,实时脱壳,按需求配送,配送上限12次,每次最少5公斤起。
以耕地认保示范基地—梅陇农场为例
广东省耕地保护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探索“耕地认保”创新模式,旨在建立完善系统科学的耕地保护运维机制,补充助推田长制,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种植条件,保障粮食安全,健全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发动社会力量共同监督保护耕地,形成全民参与耕地保护的意识潮流。
认保项目由广东省耕地保护协会无偿全程监督实施,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稳步推进的思路,将协会会员单位广东农垦梅陇农场作为耕地认保示范基地,挖掘梅陇农场优质稻田地块,凝聚多方力量,建设耕地认保监测监管系统,依托广东省种业集团提供种质资源,广东农垦热带农业研究院、广州市华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技术支撑,由广东省梅陇农场有限公司组织实施操作,实现稻田全程追溯、全产业链检测保障,为认保客户提供从春种到秋收、仓储到配送的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倒逼农产品质量提升。
一、认保活动组织监督实施单位:广东省耕地保护协会(第三方认保平台)
种质资源单位:广东省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协会会员单位)
技术支撑单位:广东农垦热带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协会会员单位)、广州市华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协会会员单位)
认保基地(生产单位):广东农垦梅陇农场有限公司(协会
会员单位)
认保对象:协会会员单位、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饭堂、工会、乡贤人士等集体和个人
二、广东省耕地保护协会情况介绍协会汇聚了广东省内从事和服务于耕地相关领域业务或工作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团体、经济组织及个人,目前已有240家(个)会员,遍布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覆盖了农业生产、种植养殖、土地管护、空间规划、建筑设计、勘测、科研、法律服务等多个领域。协会立足于集聚专业技术力量和社会资源,共同推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联动的“大耕保”理念,积极发挥会员单位、专业委员会、专家库、调委会、志愿者在行业的广泛影响力,充分利用协会网站、微信公众号、《耕地保护》季刊等宣传端口,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和无偿监督模式,策划耕地认保活动,以保护促高效率利用,为我省耕地保护工作和乡村振兴贡献创新举措和坚实力量。
三、种质资源情况介绍(协会会员单位—广东省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粤强种芯工程,组建广东种业集团”的部署要求,在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国资委指导下,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全力推进组建广东省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种业集团将围绕粤强种芯工程部署,以“种业+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路径,以种业+基金模式为支点,着力打造种业资本运作、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产业交易大数据三大平台。
四、种植技术情况介绍(协会会员单位—广东农垦热带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农垦热带农业研究院于2018年整合垦区优质科技资源及相关机构正式成立,是广东农垦进一步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关键时刻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力推进了垦区科技资源整合和高效利用,增强了农业科研在服务垦区产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和引领能力。广垦研究院致力于建成天然橡胶、甘蔗、剑麻、油茶、热带水果、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农林信息、热作农机、农产品加工与检测、畜牧水产等学科研究体系,为广东农垦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我国现代热带农业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五、监测监管技术情况介绍(协会会员单位—广州市华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广州市华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是自然资源领域全国首家科技类民办非企业机构,是协会科技与标准化委员会发起单位。依托自然资源部土地资源监测监管关键技术创新团队,整合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广州遥感真实性检验站、自然资源部建设用地再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智慧耕地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平台,海南大学、北京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有效资源,致力于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管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咨询服务与交流培训。提升行业管理服务水平与创新发展能力,促进耕地保护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六、生产单位情况介绍(协会会员单位—广东农垦梅陇农场有限公司)梅陇农场始建于1956年,地处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西南部沿海地区,历来是粤东重要粮仓,是广东农垦属下一个以水稻种植生产和水产养殖生产为主、禽畜生产为辅,综合经营的中央农业企业。
襟山带海的独特地形,孕育了“梅陇香”的独特品质。稻田旁,便是一片湿地,伴翩翩白鹭,浴浩浩海风,这就是“梅陇香”五星级的生长环境,也让“油粘”这一稻米品种米粒细长、香软可口、富有清香的特性获得了更加充分的展现。早在2016年,“梅陇香”优质稻米便获得了有机农产品认证。农场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经营方针,积极发展"三高农业"。目前,全场有666.67公顷优质水稻田面积,年产优质稻谷9000多吨。
七、具体认保方案(一)谋划开好局。在会长单位—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的领导下,由协会牵头策划,协同梅陇农场、种业集团、广垦热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完成活动前期规划,包括认保基地建设方案、认保服务具体方案、组织分工等,并于2023年2月签订四方协议,逐步推进。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认保耕地认定技术规程》要求,组织协会会员单位为认保耕地质量建设、作物种植、监测监管建设、咨询服务等提供技术支撑及智库保障,由梅陇农场落实。以“智慧农业先行示范区”为依托,打造“农业+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地域个性化活动区。以观光农业稻田为主线,以保护耕地为宗旨,实现“田”、“景”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三)确定种植方案。由广东省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种子资源,由广东农垦热带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制定种植方案,由广州市华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提供监测监管技术,确保认保产品符合绿色、优质、有机标准。
(四)确定认保流程及认保规格。由广东省耕地保护协会组织设计认保平台,并接入农场视频监控图像,在协会平台完成“一站式”认保。
(五)客户推介。梅陇农场按照《认保耕地认定技术规程》要求完成基地建设,由协会组织专家验收后,即可入驻协会认保平台,为其推介优质认保客户。(六)模式推广。梅陇农场首批耕地认保签约活动于今年4月份举行,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农垦总局指导,广东省耕地保护协会和广东省汕尾农垦局主办。协会组织认规模化农场、农业平台公司、认保客户、专家、会员单位代表参观考察梅陇农场示范基地,宣传推广认保模式和做法,上线演示认保平台,并进行现场认保签约。下一步,协会将总结示范基地梅陇农场“认保”经验,为广东省开展“耕地认保”模式提供值得借鉴推广的优质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