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为完善耕地保护基层治理机制,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积极推动建立“田长制”,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并从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各选取1个县(市、区)开展“田长制”先行县建设,鼓励各地积极开展巡田工作,守好自己的“责任田”。广东自然资源特开设【建立“田长制”,共守“责任田”】专栏,及时分享各地建设经验。 自2022年9月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开展“田长制”先行县建设以来,各地党委政府积极推进,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开展巡田工作,涌现出像“耕地保护图”、积分制激励、有奖举报等基层创新做法,以有力举措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
日前,《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成为我国第二份获批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规划》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谋划了怎样的空间蓝图? 《规划》以“世界窗口、活力广东、诗画岭南、宜居家园”为发展愿景,提出广东将构建“一核两极多支点、一链两屏多廊道”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目前,《规划》的完整文件尚未公开,但这份重磅规划所描绘的蓝图已浮出水面。

习近平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丁薛祥出席主场活动开幕式并讲话

绿化带改耕地 水仙花被铲除 …… 今年全国多地在恢复耕地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拔苗砍树、 填坑平塘的现象引发广泛关注 6月自然资源部印发了 《关于在经济发展用地要素保障工作中严守底线的通知》 明确要求 坚决防止违法占用耕地、 破坏生态和人居环境、 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等 突破红线底线行为 同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杜绝不顾农业生产实际 拔苗砍树、填坑平塘等“一刀切”行为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解决14亿人的吃饭问题 首先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近年来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 严格保护耕地的制度措施 但一些地方仍然出现违规利用耕地 搞“非农化”“非粮化”行为 比如绿化造林、挖湖造景、 种植苗木草皮等 必须整改复耕 但在整改过程中却出现了 绿化带改耕地 水仙花被铲除 强行拔苗砍树、填坑平塘等 简单化、“一刀切”的问题 引发大家广泛关注 甚至还出现了“退林还耕”这一伪概念 和此前国家出台的 “退耕还林”政策相提并论

“水稻田就是湿地,种水稻本身也是一方美景。”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用这样一句简短的话语道出了耕地与生态的密切关系。

盛夏的一个周五,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塔后村“乡村音乐节”的前一天,村支书陈孝形的手机铃声不断响起,忙碌的他只能插空回答记者的提问。“20年来,‘千万工程’给我们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希望能把好的经验分享给其他村子,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陈孝形说,自然资源部门在规划和土地政策上给予他们很大支持,让村民能在共富的道路上安心向前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广东省耕地保护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通过构建党政同责、部门协同、科技支撑、网格管理的耕地保护新机制,全面推进我省“双高”示范省建设,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记者就“水稻上山”等问题采访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负责人。

广东省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及技术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