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民以食为天。“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事关千家万户,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吃饭问题,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笔者认为,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自然资源工作者树立大食物观,从耕地资源向整个自然资源拓展,支持形成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今年是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的第一年。今年全国自然资源卫星图片执法工作提前一个月就已展开,各地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对耕地展开了重点执法检查。在不少地方,卫星图片执法的监测频率越来越快,精度越来越高。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警示教育作用,督促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依法依规管理保护耕地,督促各级相关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坚决整改纠正违法违规问题,自然资源部集中通报了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耕地保护督察发现的67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问题。

近日,自然资源部集中公开通报2022年耕地保护督察发现的67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问题,以发挥警示作用,督促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依法依规管理保护耕地,督促各级相关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坚决整改纠正违法违规问题。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今年是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的第一年,我国耕地保护和建设推进速度不断加快,牢牢筑起了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在2023年第6期《求是》杂志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总书记鲜明强调:“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12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上回应热点话题时表示,我国将坚守耕地红线,确保矿产资源安全,促进绿色发展。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全国各地的耕地保护工作者通过多种形式关注会议盛况,政府工作报告引发大家热烈反响。 各地耕地保护工作者表示,要心怀“国之大者”,把粮食安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着力健全耕地保护体制机制、稳定耕地总量、提高耕地质量,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卫片执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国部署开展2023年卫片执法工作。为帮助理解和掌握2023年卫片执法工作新政策、新要求,切实保障卫片执法工作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自然资源部执法局对2023年卫片执法工作进行了解读。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卫片执法工作的通知》,对2023年卫片执法工作任务、时间安排等作出了部署,并调整了问责标准计算方法。全文如下。
